联系我们InvestorsCareersMediaScienceContact Us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强迫障碍亟待重视与规范治疗-“强迫障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强迫障碍亟待重视与规范治疗-“强迫障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北京   2014年3月9日

      2014年3月9日,北京讯——在美国精神病学会最新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强迫及相关障碍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分类从焦虑障碍中独立出来。这一调整,引发了精神心理领域专家们的广泛关注。今天,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强迫障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知名的精神心理领域专家共同分享了国内外强迫障碍诊疗的最新动态、治疗理念以及强迫障碍规范化诊治的经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于欣教授表示:强迫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应加大对我国强迫障碍诊疗的关注,提高强迫障碍诊疗的规范性,提升其识别率与治愈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迫障碍是心理疾病  危害程度不容小觑

      强迫障碍是一种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高达0.8%~3.0%。然而,患者往往将强迫障碍的临床表现误以为是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国内一项针对普通人群特定精神障碍知晓率的调查发现强迫障碍知晓率仅为22.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指出:上述数据说明大多数的强迫障碍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强迫障碍。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和对其危害性的进一步认知,学术界也更加重视强迫障碍的诊疗研究。新近出版的DSM-5将强迫及相关障碍划归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类别,就足以反映近年来学术界对强迫障碍的重视。

      强迫障碍常见以下症状:

      强迫检查: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按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

      强迫清洁:如反复洗手、反复洗衣服、反复拖地等

      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等

      强迫障碍是致残性较高的疾病,位列世界卫生组织致残性疾病排名第十位。在15~44岁女性中,该疾病甚至成为前五位致残性病因。一些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功能受损程度与糖尿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各种疾病的功能损害相似。强迫障碍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及恐惧,往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转直下,并且因为强迫的表现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的婚姻、职业、情感、社会功能都产生严重的影响。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强迫障碍组自杀风险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焦虑障碍组。由此可见,无论是对患者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强迫障碍的危害性都不容小觑,应该引起精神心理领域专业人员和广大患者及公众的足够重视。

强迫障碍缺乏认知 患者需及时就医

      尽管强迫障碍致残性较高、治疗选择多,但很多患者却不寻求医治。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只有34%的患者寻求医学治疗,而在症状出现到确诊大概平均要经历17年。据美国规划区流行病学调查(ECA)的调查数据表明,3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中有74%可能是延误诊断;而另外一项研究表明50%的患者在就医行为前的20年就已经出现强迫症状。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张亚林教授指出:强迫障碍在我国的诊疗状况也不容乐观,对其缺乏正确的认知是导致就诊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众多患者没有意识到强迫障碍是疾病、对于强迫症状感到难堪而隐瞒、认为强迫障碍只是心理问题可以自愈、不知如何求助等多方面因素都对强迫障碍的就诊率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加强疾病知识宣传,广大媒体也需要积极参与,帮助公众认知强迫障碍的危害。同时,也应该让患者认识到,如果有强迫障碍症状,应尽早到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心身科或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诊疗。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中。

强迫障碍需规范治疗  SSRI类药物是首选

      强迫障碍的症状多变、强迫障碍的患者对药物及心理治疗的反应不良或者抵触,都会让医生对强迫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感到困惑和棘手。于欣教授指出,强迫障碍治疗是一个需要药物和心理协同作用的长期过程。医生应考虑患者的感受、需求、期望和患者一起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多个国际指南都推荐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等作为治疗强迫障碍的一线用药。季建林教授指出,强迫症的药物治疗需要足量足疗程,每一种SSRI都有各自的起始剂量、常用有效剂量、推荐剂量。大多数患者在治疗4~6周后不会有显著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到治疗10~12周才有改善。一般建议急性期治疗10~12周,维持期至少治疗1~2年。

      张亚林教授指出同时利用心理治疗的资源可加强药物治疗效果。心理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并且考虑个人、团体、家庭治疗等形式,甚至包括对强迫障碍患者家人的支持性治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还需要适合创建患者的治疗环境,以及协调患者与其他医疗和社会部分的关系等。当强迫障碍患者拒绝或过早中断治疗时,医生最好建议受到强迫障碍患者负面影响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治疗咨询。

      本次高峰论坛的支持方辉瑞中国表示:为了提高公众对强迫障碍的认知、推动强迫障碍诊治的规范化,辉瑞愿与业内专家一起探讨疾病发展、共享学术前沿成果,为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提高生命质量做出努力。

公司新闻 职业发展 产品管线 疫苗信息公示医药代表备案公示 辉瑞医学信息网站 辉瑞医学平台 隐私政策 使用条款 联系我们 © 2022 Pfiz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6040 沪ICP备11000910号-2 药监批号(沪)-非经营性-2016-0003